水纹纸是唐代一种比较考究的加工纸,把这种纸放在迎光处可显现发亮的线纹图案。按其不同的制作方法而可分为砑花纸和花帘纸,前者将纸放在刻有字画的木制或其他材料的模版上,用力压在纸面,使形成花纹;后者则在抄纸器上加工,编帘时以粗细不等的丝线在竹帘上编出不同的花纹或图案,这样抄造出来的纸就带有花纹。
流沙笺是唐代一种有趣的加工纸,它的形制只有宋人苏易简《文房四宝》作了简单记载。据潘吉星的流沙笺模拟实验,把三分二的清水注入一个比纸面大的木槽内,然后用毛笔尖蘸上少许浅墨汁或其他颜色的染液,滴入水槽中央,轻轻吹动一下,墨汁或染液即在水面扩散,形成同心圆波纹,此时将纸覆于水面沾湿,有色波纹就着于纸上。后来,流沙笺制造方法传到日本,称为“墨流”。
金银花纸、金沙纸、金箔纸是唐代名贵的加工纸,一般使用金银等贵金属装饰纸面,所用的纸多为红、蓝色较厚重的纸,刷上胶水,然后将剪碎了的金箔撒在纸上,因而又名洒金银纸、冷金银纸,一般用于上层官府和富贵人家。另外,还有一种打金箔的乌金纸,唐人用来作碑石拓本,所以又称乌金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