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世界杯:慢热的加拿大没准备好

明年世界杯:慢热的加拿大没准备好

明年世界杯:慢热的加拿大没准备好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

八月 02, 2025

驻温哥华记者埃蒙·多诺霍(Eamon Donoghue)8月1日在《环球邮报》发文《加拿大尚未做好迎接世界杯的准备》,指“明年六月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开赛的全球最大足球赛事”,“从6月12日多伦多举办加拿大首场世界杯比赛,到7月7日16强赛在温哥华举行,这两座城市及其居民都将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计明年夏季将有超过65万外省游客涌入温哥华和多伦多观看比赛”,“温哥华全市78家酒店仅有1.3万间客房,但预计将有超过35万游客前来观看比赛”,面向公众的商家会不堪重负,交通服务也面临巨大压力。

温哥华和多伦多似乎仍处于热身阶段,而墨西哥和美国的城市则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例如在墨西哥城,当局已将交通支出增加了约5亿美元,用于地铁升级、新建缆车线路以及阿兹特克体育场等关键场地周围的走廊改造。到目前为止,多伦多仅拨款660万美元用于改善交通状况。

加拿大却有可能错失将世界杯转化为持久进步的机会。

全文如下:

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之前,我对摩洛哥足球和它的球迷知之甚少。

他们的球队在世界杯上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打入半决赛的阿拉伯国家。比赛仿佛置身于卡萨布兰卡,一片红色的海洋,永不停歇的呐喊声如同一面墙。你能感受到胸膛里鼓点的节奏,看到孩子们扛在肩上挥舞着旗帜。仿佛球迷们为他们的球队注入了活力。

世界不仅找到了一个值得支持的弱旅,也获得了一个了解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窗口。他们的热情、他们的骄傲,以及站在舞台上所感受到的纯粹情感。世界杯常常因标志性进球、传奇球员的辉煌成就以及场内场外不可避免的争议和不公而被铭记。但对我来说,像这样的时刻也同样令人难忘——身临其境是一种荣幸。

明年这个时候,这项全球最盛大的赛事将在加拿大落下帷幕。虽然国家队有望在球场上展现出不被看好的一面,但我认为,这个国家还没有做好准备。

大多数加拿大人是否知道世界杯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记者,我曾报道过许多世界顶级体育赛事,除了奥运会之外,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项将于明年六月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开赛的全球最大足球赛事。

足球是地球上参与人数和观看人数最多的运动,世界杯自1930年以来一直是足球的标志性赛事。今年的超级碗吸引了超过1.27亿观众,而观看世界杯比赛的人数将超过50亿。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全球平均每场直播观众人数为1.75亿。

预计明年夏季将有超过65万外省游客涌入温哥华和多伦多观看比赛。相比之下,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游客人数仅为25万。

从6月12日多伦多举办加拿大首场世界杯比赛,到7月7日16强赛在温哥华举行,这两座城市及其居民都将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酒店客房将连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售罄。在我居住的温哥华,全市78家酒店仅有1.3万间客房,但预计将有超过35万游客前来观看比赛。2023年,为资助赛事举办成本而额外征收的酒店税推高了酒店价格,但许多关键月份的房间已经被预订一空。

相信我:比赛当晚,体育场附近的任何一家餐厅几乎都订不到位。酒吧门口的长队排到了街上。提前预订变得至关重要,而大多数基本服务的价格总是被大幅抬高,面向公众的商家很快就会不堪重负。

此外,比赛日门票抢购潮愈演愈烈,全城安保严密,交通服务也面临巨大压力。 (多伦多达弗林街拟建的备受争议的公交优先车道几乎不会改变现状。)

此外,不同文化和国籍的人们也在这里享受着派对般的氛围,他们常常为了支持自己的球队而踏上一生难忘的旅程。不过,这也取决于具体国家,也考虑到球迷文化的本质,有时也会变得糟糕。在2016年法国欧洲杯上,俄罗斯和英国足球流氓发生了冲突,这暴露了这项运动的阴暗面,没有人希望重演。

这一切都对居住在这些城市或计划前往观看比赛的加拿大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温哥华和多伦多似乎仍处于热身阶段,而墨西哥和美国的城市则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例如,在墨西哥城,当局已将交通支出增加了约5亿美元,用于地铁升级、新建缆车线路以及阿兹特克体育场等关键场地周围的走廊改造。到目前为止,多伦多仅拨款660万美元用于改善交通状况。

国际足联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举办世界杯,因此我们可以确信,世界杯将按时举行,并成为加拿大的历史性时刻。然而,一年后、十年后、四十年后,我们能否回顾它,并说它对加拿大足球、体育、文化和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是会有一种错失良机的感觉?

德勤/国际足联的一项影响研究估计,冬奥会将为加拿大带来38亿加元的经济产出,同时为GDP贡献20亿加元,增加13亿加元的劳动收入,增加7亿加元的公共收入,并创造和保留24,100个就业岗位。

但无论创造多少就业机会,或者有多少游客涌入,如果这些城市在冬奥会结束后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连接温哥华国际机场和市中心的加拿大线、海天公路的升级改造、温哥华会议中心的增建、温哥华奥运村的建设及其部分改建为社会住房,都是2010年冬奥会留下的遗产。2015年多伦多泛美航空为金丝雀区带来了另一个拥有经济适用房和交通升级的社区。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提供了世界一流的体育基础设施,例如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椭圆速滑馆(北美首个室内速滑椭圆速滑馆)以及附近的坎莫尔北欧中心。这些设施至今仍在使用,并助力推动了加拿大冬季运动的卓越发展。

世界杯将展示足球作为盛会和经济催化剂的强大力量,但其最大的影响应该是释放这项运动在加拿大的全部潜力,并支持蓬勃发展的足球产业。

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似乎是加拿大足球超级联赛。拥有国家级联赛无疑是举办本届世界杯的关键条件,而在2019年之前,加拿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国内一级联赛的发达国家。

像温哥华足球俱乐部这样的俱乐部如今正扮演着连接青少年足球、大学足球、职业足球乃至国家队未来之星的桥梁,他们的转会费和成功为整个足球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目前加拿大超级联赛的基础设施、支持和愿景似乎都还不完善,无法让这些俱乐部为即将到来的足球爆发式增长做好准备。

长期以来,加拿大最优秀的年轻球员不得不吸引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或其他外国联赛的关注,而没有时间在本土球迷面前发展和成熟。世界杯应该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

毫无疑问,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比赛也即将到来。然而,加拿大却有可能错失将这一机遇转化为持久进步的机会。这些点点滴滴都已存在,只是感觉它们似乎尚未串联起来。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戴晴:中国军队将来是否开枪,取决于下令者开价

-

二月 27, 2011

茉莉花革命是否会波及中国以及中国军队是否会干政,就这一敏感问题,北京作家戴晴认为:“今天的中国军队与1989年有很大不同,现在是极度腐败,卖官鬻爵,从尉官校官到将官都需要买,要他们开枪镇压人民,就要看下令者能开出多少价码。” 2月26和27日,戴晴专程从北京前来美国旧金山参加《辛亥百年风云人物学术研讨会暨先贤臧启芳追思会》,做了《结束专制开启宪政—张耀曾的‘宪政救国’》的专题演讲。 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主席陈奎德对70多位来自欧美及大陆香港等地的与会者表示:“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些遗老遗少,身上都有股出土文物的气味,我对此引以为荣,辛亥革命,中国有了三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局,滋养了很多人物,但这也是大洪荒时期,很多人被埋入深土,挖掘这些人物,我们引以为荣。” 戴晴还指出受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的中国人,还因当局篡改和重新包装历史,正经历文明和认知的黑暗。她回忆在80年代初首次看到一份抗日史料所受到的震撼,从那时开始,她就去寻访前人和历史真相。她向与会者介绍了辛亥时期法学家、政治活动家、《临时约法》和《天坛宪法》执笔人张耀曾的生平及对当今中国问题的启示。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吴国光讲述了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女报人,有女中孙黄之称的女权政治家唐群英的故事,并指出她所追求的E(选举)先生比五四运动提出的德先生赛先生更为进步,她提倡具体人群的人权,比孙中山和黄兴更具远见。 针对学术界出现的否认孙中山历史作用和地位的论述,封从德在会上从多个角度再次捍卫其历史地位,并重点提出1900年孙文派吴禄贞回国在军中渗透并在武昌起义中发挥作用这一史实,封从德设想如果64期间抗命不镇压学生的徐勤先将军,不是单枪匹马而是被海外民主力量派回,中国当代历史将会怎样演绎? 陈奎德回忆了失踪的宪法之父张君劢,这位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在国共内战导致中国政治空间被极度压缩时,赴美定居。1969年,正值中国大陆深陷文革暴力,台湾也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张君劢孤独地死在旧金山养老院,临终自认为是个失败者,因为自己的理念无人接受。 达赖喇嘛驻瑞士办公室研究员洛桑尼玛的演讲着眼于中国百年来的民族政策,他认为当今中国缺乏孙中山式的领袖人物,孙中山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民族自决,作为基督教徒的孙中山甚至提出佛教不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也可以纠科学之偏。 其他演讲人和题目分别是:来自新西兰的陈维健的...

阅读全文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

-

四月 06, 2012

2003年12月中国公安部首次认定恐怖组织4个,恐怖分子11名,2008年10月,中国公安部又认定了8名恐怖分子,2012年4月,再度认定6名恐怖分子。八年多来,北京共公布了25名恐怖分子,全部是维吾尔人,其中首批恐怖分子名单中的艾山•买合苏木在2003年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第二批名单中的买买提明•买买提于2010年2月15日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遭美军导弹击中身亡。其余23人仍处于被通缉中。 从最直观的公开资料上看,北京发出的首批名单中至今尚有多数人查找不到照片,而昨日公布的第三批,已呈现信息越来越清晰的特点。 从国际对中国通缉的配合上来看,也呈现出东西方的差异。以第一批被通缉的第三号人物多里坤·艾沙为例,作为世界维吾尔人大会秘书长的他,被台湾和韩国拒绝入境,但在欧洲他畅行无阻,我曾在2009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对他进行专访,记得他说过“国际社会并不把我当成通缉犯”。在2011年11月,我与多里坤·艾沙又同在德国科隆开会,丝毫不见他有被通缉的狼狈相。 但在科隆的会议上听说,美国拒绝他入境,这一说法没有得到他本人的确认。 以下资料全部来自中国官方网站 公安部认定第一批“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 2003年12月15日 第一批认定的“东突”恐怖组织名单 一、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 THE EASTERN TURKISTAN ISLAMIC MOVEMENT 二、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 THE EASTERN TURKIST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三、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 THE WORLD UYGUR YOUTH CONGRESS 四、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 THE EAST TURKISTAN INFORMATION CENTER 第一批认定的“东突”恐怖分子名单 一、 艾山·买合苏木 HASAN MAHSUM 艾山·买合苏木已于2003年10月2日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一次反恐怖联合行动中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 二、买买提明·艾孜来提 MAMTIMIN HAZRAT 三、多里坤·艾沙 DOLKUN AISA 四、阿不都吉力力·卡拉卡西 ABDUJELIL KARIKAX 五、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 AB...

阅读全文

方励之,咳嗽一声仙去了

-

四月 07, 2012

此照片摄于2010年12月8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候机室 方励之去世的消息来得很突然。2010年12月,我与方励之夫妇在纽瓦克机场一起候机前往挪威首都奥斯陆,参加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为获奖者刘晓波举行的颁奖仪式。在机场候机室,方励之和李淑娴和其他陌生乘客挤坐在一条长椅上,那些洋人不知道方励之是谁,在我趁机对他做采访录音的时候,也录下了旁边的嘈杂声。之后,我发出了方励之对中国民主进程的预测,他认为“中国民主化进程还需要一百多年”,该文被广泛转载。 当时在机场候机的,还有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主席热比亚,她孤零零地在十几米外一个靠墙的座位上坐着,我们跟方励之说,热比亚也来了,方说他已经看到了,但并没有过去打个招呼的意思。 当日我们同机抵达奥斯陆,方励之夫妇与封从德等人一起进城。后几日,方励之参加了奥斯陆大学的学术活动,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活动中,他们夫妇俩十分低调,没有任何公开的讲话。之后,方励之写了《奥斯陆四日日记》,记录自己在这些日子里的心迹。 今日回忆这一幕,年近75的方励之智慧谈笑还在耳畔,在他冷静说及中国民主尚需100多年时,我当时想方先生怎么说也得再活上个十几二十年,为这百年的中国民主进程再相伴多走一段路。 细查方励之离世的详情,发现最早的网络文字来源于一个名为“译者”的博客(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07.html),在12年4月7日星期六发出的内容“【突发】物理学家、异议者方励之先生去世”的标题下,引用了新浪微波作者@V-INO在北京时间4月7日下午1点12分发出的一条短信:“周五早晨发生的事。他(方励之)正准备去学校上课,临走前咳嗽一声倒在书房的椅子上就仙去了。周四晚上他还在skype上和我讨论关于宇宙学尺度上湍流的问题。我实在不敢相信,这就…… 如果消息属实,说明方励之走的很干脆,过程没有任何痛苦,这也是他的福气。方励之最后关心的问题,是宇宙湍流这么一个形而至上的问题,这也说明他作为人类科学家的本质。实际上,方励之远离了海外的民运圈子,这个圈子因人人踏足,而嘈杂脏乱。 这位新浪微博的作者,因是方励之的科学同行,成为他在人世最后的交谈者之一。 附一年前我发出的方励之对中国民主未来的预测: 方励之:我对中国民主前景不乐观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体物理学教...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